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利用python做数据分析(四)-数据合并
阅读量:694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509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6 分钟。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参考链接:

merge

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键将两个数据集的行连接起来,类似于 SQL 中的 JOIN。该函数的典型应用场景是,针对同一个主键存在两张包含不同字段的表,现在我们想把他们整合到一张表里。在此典型情况下,结果集的行数并没有增加,列数则为两个元数据的列数和减去连接键的数量。

on=None 用于显示指定列名(键名),如果该列在两个对象上的列名不同,则可以通过 left_on=None, right_on=None 来分别指定。或者想直接使用行索引作为连接键的话,就将 left_index=False, right_index=False 设为 True。
how=’inner’ 参数指的是当左右两个对象中存在不重合的键时,取结果的方式:inner 代表交集;outer 代表并集;left 和 right 分别为取一边。
suffixes=(‘_x’,’_y’) 指的是当左右对象中存在除连接键外的同名列时,结果集中的区分方式,可以各加一个小尾巴。
对于多对多连接,结果采用的是行的笛卡尔积。

pandas.merge(left, right, how='inner', on=None, left_on=None, right_on=None, left_index=False, right_index=False, sort=False, suffixes=('_x', '_y'), copy=True, indicator=False)

默认以重叠的列名作为链接键,默认inner

官方关于how的定义:
how : {‘left’, ‘right’, ‘outer’, ‘inner’}, default ‘inner’

  • left: use only keys from left frame (SQL: left outer join)
  • right: use only keys from right frame (SQL: right outer join)
  • outer: use union of keys from both frames (SQL: full outer join)
  • inner: use intersection of keys from both frames (SQL: inner join)

最好是显示的试用on, pd.merge(df1,df2, on=’key’)

pd.merge(df1,df2, left_on=’lkey’, right_on=’rkey’)

对重复列名的处理suffixes, 如

pd.merge(left,right,on=’key1’, suffixes=(‘_left’,’_right’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df1=DataFrame({
'key':['a','b','b'],'data1':range(3)}) df2=DataFrame({
'key':['a','b','c'],'data2':range(3)})pd.merge(df1,df2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多键连接时将连接键组成列表传入

right=DataFrame({
'key1':['foo','foo','bar','bar'], 'key2':['one','one','one','two'], 'lval':[4,5,6,7]})left=DataFrame({
'key1':['foo','foo','bar'], 'key2':['one','two','one'], 'lval':[1,2,3]}) pd.merge(left,right,on=['key1','key2'],how='right'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如果两个对象的列名不同,可以分别指定

df3=DataFrame({
'key3':['foo','foo','bar','bar'], 'key4':['one','one','one','two'], 'lval':[4,5,6,7]}) pd.merge(left,df3,left_on='key1',right_on='key3',how='right'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以索引当做连接键,使用参数left_index=true,right_index=True (最好使用join)

join 拼接列,主要用于索引上的合并

join方法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用于将两个DataFrame中的不同的列索引合并成为一个DataFrame。

join方法默认为left。

left = pd.DataFrame({
'A': ['A0', 'A1', 'A2'], 'B': ['B0', 'B1', 'B2']}, index=['K0', 'K1', 'K2'])right = pd.DataFrame({
'C': ['C0', 'C2', 'C3'], 'D': ['D0', 'D2', 'D3']}, index=['K0', 'K2', 'K3']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  • 默认按索引合并,可以合并相同或相似的索引,不管他们有没有重叠列。
  • 可以连接多个DataFrame
  • 可以连接除索引外的其他列
  • 连接方式用参数how控制
  • 通过lsuffix=”, rsuffix=” 区分相同列名的列

同理可以使用merge来实现,要将left_index=True, right_index=True

result = pd.merge(left, right, left_index=True, right_index=True, how='inner'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列与index进行合并

left.join(right, on=key_or_keys)pd.merge(left, right, left_on=key_or_keys, right_index=True,      how='left', sort=False)
left = pd.DataFrame({
'A': ['A0', 'A1', 'A2', 'A3'], 'B': ['B0', 'B1', 'B2', 'B3'], 'key': ['K0', 'K1', 'K0', 'K1']})
right = pd.DataFrame({
'C': ['C0', 'C1'], 'D': ['D0', 'D1']}, index=['K0', 'K1'])

合并

left.join(right, on='key')pd.merge(left, right, left_on='key', right_index=True,                   how='left', sort=False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concat 可以沿着一条轴将多个对象堆叠到一起

pd.concat(objs, axis=0, join='outer', join_axes=None, ignore_index=False,          keys=None, levels=None, names=None, verify_integrity=False,          copy=True)

concat方法相当于数据库中的全连接(UNION ALL),可以指定按某个轴进行连接,也可以指定连接的方式join(outer,inner 只有这两种)。与数据库不同的时concat不会去重,要达到去重的效果可以使用drop_duplicates方法

轴向连接 pd.concat() 就是单纯地把两个表拼在一起,这个过程也被称作连接(concatenation)、绑定(binding)或堆叠(stacking)。因此可以想见,这个函数的关键参数应该是 axis,用于指定连接的轴向。

在默认的 axis=0 情况下,pd.concat([obj1,obj2]) 函数的效果与 obj1.append(obj2) 是相同的;
而在 axis=1 的情况下,pd.concat([df1,df2],axis=1) 的效果与 pd.merge(df1,df2,left_index=True,right_index=True,how=’outer’) 是相同的。
可以理解为 concat 函数使用索引作为“连接键”。
举例:

df1 = pd.DataFrame({
'A': ['A0', 'A1', 'A2', 'A3'], 'B': ['B0', 'B1', 'B2', 'B3'], 'C': ['C0', 'C1', 'C2', 'C3'], 'D': ['D0', 'D1', 'D2', 'D3']}, index=[0, 1, 2, 3])
df2 = pd.DataFrame({
'A': ['A4', 'A5', 'A6', 'A7'], 'B': ['B4', 'B5', 'B6', 'B7'], 'C': ['C4', 'C5', 'C6', 'C7'], 'D': ['D4', 'D5', 'D6', 'D7']}, index=[4, 5, 6, 7])
df3 = pd.DataFrame({
'A': ['A8', 'A9', 'A10', 'A11'], 'B': ['B8', 'B9', 'B10', 'B11'], 'C': ['C8', 'C9', 'C10', 'C11'], 'D': ['D8', 'D9', 'D10', 'D11']}, index=[8, 9, 10, 11])
frames = [df1, df2, df3]result = pd.concat(frames)result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objs 就是需要连接的对象集合,一般是列表或字典;

axis=0 是连接轴向
join=’outer’ 参数作用于当另一条轴的 index 不重叠的时候,只有 ‘inner’ 和 ‘outer’ 可选(顺带展示 ignore_index=True 的用法)

concat 一些特点:

- 作用于Series时,如果在axis=0时,类似union。axis=1 时,组成一个DataFrame,索引是union后的,列是类似join后的结果。
- 通过参数join_axes=[] 指定自定义索引。
- 通过参数keys=[] 创建层次化索引
- 通过参数ignore_index=True 重建索引。

通过keys创建层次化索引

result = pd.concat(frames, keys=['x', 'y', 'z']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获得key所对应的内容

result.ix['y']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下面来演示axis

pd.concat([df1, df4], axis=1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pd.concat([df1, df4], axis=1, join='inner'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指定自定义索引join_axes

pd.concat([df1, df4], axis=1, join_axes=[df1.index]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append

df1.append(df4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append多个

df1.append([df2, df3])

好了,有些累了,具体请参考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如何避免JS变量全局污染二
查看>>
什么是Silverlight
查看>>
Java不同的代码块的区别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通配符,自己理解的
查看>>
分享时刻计划
查看>>
FWC无法连接ISA
查看>>
MySql 报错 Column count doesn't match value count at row 1 分析
查看>>
Rsync 文件同步(windows下安装部署)
查看>>
MySQL - 修改数据表
查看>>
HBase 系统架构
查看>>
源码安装Mysql 5.6.21 错误
查看>>
支付宝支付
查看>>
《大话设计模式》读书总结
查看>>
Mybatis源码研究7:缓存的设计和实现
查看>>
AIX日常巡检
查看>>
Struts1国际化实例
查看>>
verycd文件搜索
查看>>
LVS+Keepalived高可用负载,构建一个LVS的DR模型
查看>>
ZooKeeper学习第八期——ZooKeeper伸缩性
查看>>